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今天4时30分在浙江舟山朱家尖岛登陆。“竹节草”带来的大风大雨,已迫使上海两区十余万人转移避险。
面对突发的台风暴雨,我们应该如何正确避险自救,又要注意哪些事儿呢?
急救复苏和灾难医学专家表示,暴雨时如果身处室内,应密切观察房屋漏雨情况和室外水势;地势低处的居民可在门口放置挡水板、堆置沙袋,或及时转移到安全地方。
暴雨天气,非必要不出门。如果在室外,应尽快回到室内;在户外积水中行走时,要注意观察,防止跌入窨井、地坑等;尽量避开电线杆、变压器、电力线、铁栏杆及树木等有可能导致触电的物体;若发现有电线落入水中,必须绕行。
应急抢修保安全
台风天行走在路上,尽量远离高大树木、棚子、架子等;尽量不要在高墙、广告牌或居民楼下行走,以免发生重物倾斜或高空坠物等突发事件。此外,也应避开高层施工现场,不要靠近塔吊或工地围墙。当风大到造成行走困难时,可就近到商店、饭店等公共场所暂避。
下雨天蹚水后回家,应用清水冲洗双脚,去除泥沙、污水中的污染物;再用肥皂清洗,避免用力搓擦,防止皮肤破损;用干净的毛巾轻拍吸干水分,避免因潮湿滋生真菌,可用吹风机冷风模式辅助干燥;有微小伤口或瘙痒时,可用碘伏涂抹消毒;蹚水的鞋子尽量及时清洗晒干后再穿,不要连续穿。
专家指出,当城市突发大量降雨,常造成低洼处路面积水,威胁车辆和车内乘客生命安全。雨天行车应做到“一看,二探,慢通过”——涉水前请观察水面状况,水面开阔且有较均匀的碎水花,一般表明水很浅,此时可驾车通过;如果水面能产生波浪,表明水深已超过20厘米,切勿贸然开进积水区域。可利用长树枝、长柄伞等物体实际探测水深,再结合水深对比车辆作出判断,对于绝大多数车辆而言,轿车的涉水深度为20—30厘米,SUV的车型为30—60厘米,越野车可达到70—100厘米;如果水深超过轮胎的一半,水就有可能灌入发动机的进气口,此时不建议驾车涉水。涉水时要慢行,应用最低挡位匀速通过。建议涉水行驶时,全程车速不超过每小时10公里,这样既能避免发动机进水,又能获得最大动力,推动车辆克服水的阻力前进。
如果在水灾中遇到淹溺者,施救者务必先确保自身安全。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应立即开放气道,检查呼吸。如无呼吸,则施以人工呼吸。大多数溺水者吸入水量不多,不会造成气道阻塞。有自主呼吸者,可排除气道内的液体,推荐倾斜俯卧位,让溺水者俯卧,腹部趴在施救者膝盖上,拍击其背部,使气道内的水排出。
专家还表示,工作人员在参与水灾清理时要意识到潜在危险,做好安全预防措施。水灾清理工作可能会遇到的危险有触电、一氧化碳中毒、中暑、摔伤等。灾后清理要穿防水鞋,戴防水手套,避免污水接触皮肤。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