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4月宣布所谓“对等关税”后,曾放话要“90天内达成90份协议”,但迄今仅与英国、越南达成框架协议。
不难发现,美方虽然频繁对他国极限施压,但未能获得所期待的妥协。特朗普将所谓“对等关税”暂缓期截止日期从7月9日推迟至8月1日。在此形势下,各国一边与美方谈判,一边加速寻找替代方案,通过优化经济结构、促进贸易多元化等方式增强经济韧性。
毕竟,高关税政策即便可能缩小贸易逆差,也无法避免美国经济其他方面的巨大损失。
首先,美国的进口将出现一定的下降,但出口未必能因此而增加,这并不会给美国带来经济增长效应。
其次,加征关税的大部分将由美国生产商和消费者承担,直接增加了他们的成本,影响美国投资和消费。
再次,特朗普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令美国失去了贸易伙伴的信任,促使欧盟、日本、澳大利亚等盟友努力拓展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关系,转移效应将使美国损失更多的利益。
最后,贸易战的不确定性导致美国通胀和经济增长前景不乐观,给了美联储延缓降息的理由。美国政府债务融资成本高企,金融市场风险增加。因此,单方面高关税措施最终损害美国的经济和政治利益,最终是一个“双输”的局面。
美国的高关税威胁直接损害了二战后建立的基本国际贸易秩序。特朗普政府试图回到“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将给全球国际贸易体系带来长久性的损害。
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就通过阻挠WTO争端解决机制上诉机构法官的遴选,导致WTO争端解决机制瘫痪,现在又直接通过单方面关税措施破坏WTO的基本规则。未来,全球贸易将面临更多保护主义的冲击。
舆论担忧,全球贸易可能滑入更加碎片化的格局,这一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面临“熄火”的风险。因此,美国的贸易对象国目前正试图通过谈判达成妥协,也试图通过参加更多的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维护基本的自由贸易规则和秩序,维护与美国之外更多国家的贸易伙伴关系。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坚定维护以WTO为基础的多边国际贸易体系,给全球贸易提供了更多的韧性。只要更多国家在反对单边保护主义的基础上团结起来,共同维护二战后给世界经济带来繁荣的全球贸易基本准则,那么国际社会就能维护全球供应链的稳定,继续从国际分工中获得利益,获得经济增长带来的福利。
(作者系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徐明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