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向阳:黄昏飞翔

新民网   来源: 显示图片

黄昏,58分钟,从城市西边的街口到东边的火车站站前广场,1小时内跑步回家的目标又一次实现。在这条城市中心大街上,那些怀着或轻松或沉郁的心情走在下班路上的人,以及出于不明确的目的在黄昏大街上走来走去的人,可能都会奇怪有这么一个每天下午五点多钟带着沉重的呼吸和莫名其妙的响声从身边冲过去的家伙。他严肃的、被涌出的汗水覆盖的面容,他紧贴左肋鼓鼓囊囊的运动挎包,他衣服上前胸后背以及两臂部位不断扩大的汗湿面积,都与黄昏这个沉静而悠闲的时刻格格不入。他就那样喷射着不断外溢的热量,像一台领受特别任务的老火车头一样轧着想象的轨道,拖挂半个城市的苍茫余晖,一路冲过了两所大学、一座桥梁、一个电视塔以及九个红绿灯转换瞬间的街口,带着路人惊愕的目光,最终停靠在站前广场下穿隧道的边缘。

为什么要跑步?这仍是一个严肃而有力的问题。事实上,当奔跑的日子一天天叠加并延续,如桥下之水遁于无限的远方。跑步的人总会发现,减脂瘦身——这个最初将自己推上跑道的动机已日渐模糊,或者说它不再重要。渐渐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对自我的确信以及由此而来的自由的欣喜。

想象一下,你从一直包裹着自己的那个厚厚肉囊中忽然一下挣脱出来,带着新的骨骼与热血迎接扑面而来的新世界。一呼一吸,如莲花在清晨的池面绽放,你能感觉身体正像一个宽阔而高速运转的平台,能量在体内充分转化,绵绵不绝带来生机。那种充分富裕的自由真值得骄傲与欣喜!尤其是当你想到,自己其实是个并不擅长运动因而也一直拒绝当众运动的人。而在46岁时,你做到了自己16岁、26岁时没有想也没做到的事,一小时跑过十公里。完成这件似乎不可能之事,在人生半途实现小小的个人突破,当然是有意义的,但这似乎仍然不是跑步最重要的目的与意义。

是的,当你日复一日跑起来,跑步就成了一个不断发现又不断没入未知的谜。你得一次又一次确证自己的真诚,确证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勇气,尤其是确证对已拥有的那部分生活的不可撼动的爱。为了活得不像那些人生中途把自己“摔倒一半的人”,你必须在不断的确证中跑起来。而这一切,在奔跑时都幻化为胸腹中那一口反复升降的丹田之气。你要相信,这口气落下时会重新升起;要相信受过伤的踝骨的支撑以及新大陆一般刚刚发现的髋骨的再次发力;相信一阵阵持续到来的酸痛在下一步迈出时会神奇地消失。

当你成为奔跑者,眼前的视线经常是模糊的。鼻梁之外,整个面部被汗水覆盖,鼻翼翕动时嘴里阵阵苦涩。但心里那个方向是清晰的,且随着向前的脚步越来越确定无疑。你什么都不需多想,只需用力移动,尽量抬高腿脚,让股大肌朝前舒展,脚掌落地的瞬间练习脚趾抓地。让自己再次弹起来吧,想象在飞翔,一棵肉体的树带着46个年轮低空在飞。就像此刻,雨前的黄昏,大街上真正的树木罗列两旁,以越来越浓郁的树荫垂落一件氧气的衣裳,把你兄弟一样轻盈地包裹。

幸福就这样到来了。似乎能心无旁骛一直向前奔跑的荣耀感拱卫着你,使你有力地相信,自己能像那颗黄昏时出门的星辰将自己织入雨后的云锦。而家门就在眼前。一个黄昏的奔跑者带着内心奔涌的“福流”下班回家了。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成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