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外滩、承载百年时光的上海邮政博物馆内暖意涌动。今天,2025年“乐龄申城·早上海”志愿服务活动正式启动。一场接续推动老干部工作与社会工作、老龄工作深度融合发展的城市实践,由此开启崭新篇章。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王庆洲出席活动并讲话。虹口区委书记李谦出席活动并致辞。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柏平出席。
微小数据传递城市暖流
过去两年间,“早上海”的银发志愿者们用脚步丈量城市,用服务传递温度。208名社区体育设施巡访团银发志愿者累计开展7529次细致巡查,默默守护市民晨练安全。240名志愿者在“早上海·导银志愿服务”中,以“以老助老”的温情方式,帮助同龄人跨越“数字鸿沟”。60名上海市老干部大学志愿者将“老有所学”与“老有所为”相结合,自主开发180节适老课程,深入社区、居委、文化场馆授课200余场,惠及近万名老年人。这些看似微小的数字背后,是“早上海”志愿服务理念的生动实践,是城市对长者尊重关怀的具体体现。
新起点凝聚澎湃动能
两年前,“早上海”从“用时间换空间”、“从早出发,尽早行动”的创意破土而出。如今,“早讲述”“早寻访”“早助力”等一个个鲜活场景已在各个社区生动演绎。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激励全市广大老同志投身志愿服务事业,上海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委老干部局对邓玉萍等142名表现突出的离退休干部志愿者予以通报表扬。
活动现场,上海慈善基金会、复旦大学创新创业学院两家单位正式加入支持阵营并获授牌。同时,数百名新招募的“导银志愿者”、“老年活动室寻访”志愿者及社区协理员代表,郑重接过了象征责任与荣誉的2025年度志愿者证书,为“早上海”注入新生力量。活动倡导的“闲时资源+志愿服务”新理念,正深度融入上海地域特色,为老年群体构建起丰富多元的服务场景。
全国最美志愿者、老同志代表张家禾现场分享了参与志愿服务的深切收获与感悟,传递了广大老同志继续发挥专长、回报社会的初心和决心。
三大项目精准发力启新篇
近期,市委老干部局在调研基础上,对现有志愿服务项目进行优化整合、赋能增效,联合11个部门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开展2025年度“乐龄申城·早上海”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推出三大核心项目:
“早讲述”讲出“人民城市”的精神传承:组织引导广大老同志深学笃行回信精神,面向基层群众,讲活党的红色历史、讲透党的创新理论、讲实城市可喜变化、讲好身边生动故事。
“早助力”助出“基层治理”的银发担当:组织引导广大老同志参与“乐龄申城·我是社区协理员”活动,协助街镇、居村做好基层党建、社区治理与服务;依托老年大学等平台开设老年教育课程;持续深化上海银行导银志愿服务(“乐龄申城·G生活”);发挥“离退休干部网宣团”等团队作用,开展“乐龄申城·E行动”网上正能量活动;组织巡查社区体育设施、早餐工程示范点、老年活动室等。
“早引领”领出“文明风尚”的时代共鸣:整合“早上海”平台资源,创新开展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学习、生活、健身、社交等服务项目;举办“创新为老服务大赛”,打造“数字生活智囊团”;鼓励支持老同志参加“金榆奖智慧老人才艺大赛”等文化活动,引导践行积极老龄观。
本次启动仪式由市委老干部局、市委社会工作部、市文明办、市商务委、市教委、市科委、市老龄办、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体育局、市数据局、上海报业集团、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虹口区委老干部局、区委社会工作部、区文明办、区教育局、区民政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体育局以及上海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上海科技助老服务中心共同承办。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解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