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年前,马可·波罗以一部《神奇之书》(The Description of the World,1298),向欧洲揭示了神秘东方的独有魅力;当下,一曲融汇中国传统乐器与电子音乐的古筝协奏曲《神奇之书》,凝聚法国当代作曲家、频谱音乐大师、上海音乐学院客座教授特里斯坦·缪哈依(Tristan Murail)与上海音乐学院以及中国音乐文化历经十年的交融与碰撞。
近日,古筝协奏曲《神奇之书》在上海音乐学院倾情打造的纪录片《神奇之旅》里得到完美展示,而这部纪录片由上音人事处立项,音乐学系杨珽珽副教授担纲制片、导演、编剧,并带领拍摄团队,足迹遍布中国上海、武汉以及法国巴黎、阿普特,同时获得了武汉音乐学院、上海昆剧团、上海民族乐团、法国声学音乐联合研究所(IRCAM)、法国广播电台(Radio France)等单位协助拍摄。影片于中法建交六十周年之际重磅推出,并在法国广播电台播放,再现缪哈依教授与上海音乐学院,以及中法音乐文化之间的深厚渊源与情谊,受到国际媒体和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
巴黎与上海,虽相隔119度经度,却在梧桐摇曳的光影中,展现出惊人的相似。巴黎塞纳河畔的艺术气息与上海黄浦江畔的文化底蕴,同样滋养着音乐的生长。
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之际,时年67岁的缪哈依教授受邀踏上奔赴中国上海的旅程。一场场讲座、一场场传统戏曲观摩、多重民乐之声,迅速点燃了他对这片音乐沃土的热情。
此后,缪哈依教授在上音开启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教学实践与学术合作,包括大师班、学生作品音乐会、系列讲座等。在上音的教学生涯里,他的人才培养成果斐然,曾经的学子朱一清、钱慎瀛、徐可等,如今已成长为当代音乐创作的中坚力量,纷纷回到校园反哺教学;近年来,大师班国际获奖学生依克山・阿不都沙拉木、丁岚清等更是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在学术方面,缪哈依教授的专著,在2021年由杨珽珽副教授翻译完成并出版《频谱音乐:构建模型与创作技巧》。此外,在缪哈依教授的推荐下,上海音乐学院深化了与英国牛津大学音乐学教授、《格罗夫音乐在线》(Grove Music Online)副编辑乔纳森·克罗斯(Jonathan Cross)等国际顶级音乐家和乐团的长期高端合作,聚焦国际前沿音乐的实践创作与理论分析,立足中西音乐文化,共同探索音乐发展的未来之路。
受上音委约,缪哈依教授为民乐创作的古筝协奏曲《神奇之书》,在2025年初由法国广播爱乐乐团在巴黎进行了世界首演。其中,由古筝饰演作品的“主角”,缀以“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编钟录音、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芦笙鸣响,同频谱乐派所专长的电声效果遥相呼应。
影片《神奇之旅》现已在法国广播电台旗下“法国音乐电台”(France Musique)频道正式播出。影片播出后,受到国际媒体与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承载着东方底蕴的中国声音,乘风破浪,传向大洋彼岸。
十年,绘出一位西方作曲家在中国的艺术旅程,也载录了上海音乐学院长期以来的学术与创作积淀。在此,见证着中国当代音乐的研究与发展——从频谱音乐理论的引介,到中国传统声音元素的国际呈现,一系列合作成果,标志着上海音乐学院在国际性舞台和世界媒体推动音乐全球化、深化文明互鉴中的持续努力。这是一段文化互融的诗意回响,一次文明对话的鲜活实践,更是一份珍贵的时代文献。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张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