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野生动物园非洲象被指长期“受欺负”,专家:动物行为学中无“霸凌”概念

新民网   来源: 显示图片

最近,网络上流传的一段关于上海野生动物园“大象霸凌”的视频,迅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对此,上海野生动物园回应称,网传“同一只象长期被欺负”系不实言论,专家也表示,在动物行为学概念中并不存在“霸凌”一词。

两段视频为不同非洲象

对于网传“非洲象有个体长期被欺负”的情况园方回应称“不存在”。园方表示,网上有一段非洲象打架视频,是2024年公象“杰克”与公象“笨笨”因发情期产生的关于领地和交配权的争斗。事后园方已采取公象轮放展示措施。而近期网传视频为公象“杰克”与母象“丹妮”因发情期不同步而产生的争斗。因此,网传“同一只非洲象长期被欺负”系不实言论。

针对视频中象群的行为,园方表示,非洲象作为群居动物,在社群中具有等级地位之分。在日常饲养、繁殖过程中,它们为争夺领地和交配权,会展现出一定的争斗行为。同时,非洲象发情期不固定,一年四季都可能发情,园区内这群非洲象正处于性成熟期,因此也会出现争偶、占领领地等行为。而网友热议的争斗行为,都和上述因素有关。

“杰克”“丹妮”争斗当日,保育员们立刻在现场大声叫唤制止,及时收回“丹妮”,并迅速开展全面身体检查,未发现其有受伤现象。事后,园方再次对“丹妮”进行了全面体检和健康评估,包括采血检测和行为状态观察等,健康状况正常。这几天,园方还专门为“丹妮”开通了直播通道,让关心它的网友实时了解其状况。

动物行为学中不存在“霸凌”

针对网友认为丹妮“瘦、干瘪、不健康”等言论,园方表示,非洲象全身覆盖稀疏短毛,皮肤表面有明显褶皱,褶皱深度2-3厘米。因此,判断一头象是否发育良好,主要是依据体重。“丹妮”是一头刚发育成熟的母象,相当于人类青年时期。据专家现场对“丹妮”头部、肩胛骨及胸部、腰腹部判断评分为3分,属于正常范围。

象群争斗行为属于“霸凌”吗?对此,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教授田秀华表示,在动物行为学概念中,并不存在“霸凌”一词。近日,为回应网友对象群居住环境的关心,田教授受邀对上海野生动物园非洲象片区环境进行了评估,认为园区采用了大种群管理模式,注重社群丰容,充分满足了象群的社交需求和繁衍需求。

正筹备扩大非洲象展区面积

园方表示,目前已根据大象生理期情绪状况及社群行为规律,对非洲象的展示形式进行了合理调配,动态调整展出个体,避免大象产生激烈争斗行为,对大象和游客体验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园方加强了象群展示现场的监控,一旦发现异常行为征兆,将迅速采取干预措施,避免象群冲突升级。

此外,上海野生动物园正筹备扩大非洲象展区面积,优化升级生活环境,给予大象更广阔的生活空间。未来,园方将进一步通过科学饲养管理、开展正强化行为训练、专家指导以及展区扩建等措施,做好非洲象的迁地保护工作,秉承科学规范的管理理念,继续优化和完善园区管理措施。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金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