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禾城生机涌动。今天,2025年“创·在嘉兴”创新创业大赛在浙江嘉兴正式拉开大幕,“创·在嘉兴”从一场赛事升级为嘉兴的一个科创IP,持续激发城市发展新动能。
去年,首届创新创业大赛短短2个多月,吸引了189个项目报名参赛。截止目前,已有34个项目落地嘉兴,5个项目获得“星耀南湖”领军人才项目支持,3个项目列为嘉兴市孵化器联合基金拟投项目,成果满满、成效显著。
2025年“创·在嘉兴”创新创业大赛将从5月持续至11月,期间,市县将联动举办12场初赛和1场总决赛,所有赛事均创新引入专业评审团打分机制,邀请本地企业家参与,更好研判项目的市场前景。同时,今年的创新创业大赛在赛道设置、大赛赛制、服务能力和政策支持方面都有更大的进步。
赛道设置上,大赛设置企业组和项目组两个通道、专业赛和专题赛两种类型,更聚焦嘉兴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更聚焦重点人才群体,对国际赛面向海外高层次人才,以及40周岁以下青年人才分别设置了赛道。
服务能力方面,今年首次遴选了官方合作伙伴,12个赛点服务机构均具有丰富的资源对接能力和赛事组织能力,既有孵化机构、高新园区,也有科研院所、专业智库;11个专业服务机构为参赛项目提供各类专业化服务,涉及行业协会、金融机构、教育培训、科技保险、基金等9个类别,更好为大赛提供高质量服务。
与此同时,今年在政策方面再次迭代。符合条件的初赛优胜者可纳入到县(市、区)人才计划,可优先纳入嘉兴市科创企业培育库,可获得银行机构的贷款授信,还可加入上海天使会“天使科创营”,获得融资支持、导师领航、创业学习等服务。符合条件的决赛获奖者可纳入市“星耀南湖”领军人才计划,享受最高500万元的政策支持,其他项目可获得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支持,并优先获得孵化器联合基金、地方科创基金的投资机会。
借着大赛的契机,嘉兴正式将“创·在嘉兴”从一场赛事升级为一个科创IP,通过每年发布《嘉兴市科创发展指数综合报告》,建设“创·在嘉兴”的综合平台,培育一批服务机构,优化一轮政策支持,统一一套形象标识,遴选一批科创之星等一系列配套活动和措施,让“创·在嘉兴”成为嘉兴科创生态的“发动机”,创业才俊的“造梦场”,城市未来的“新名片”。
“我们希望把‘创·在嘉兴’科创IP打造成一个具有嘉兴辨识度的科创孵化、成果转化和人才招引新品牌,期待未来有更多的人才来嘉创业,更多的项目落户嘉兴!”嘉兴市科技局高新技术发展处副处长袁伟说。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毛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