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闻大翔在做客《2025上海民生访谈》时,介绍了上海在体重管理方面的工作进展和下一步计划。
随着生活方式改变和人口老龄化,上海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率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呈上升趋势,超重和肥胖比例已超四成。体重异常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体重管理成为关乎市民健康的重要议题。
去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部门共同启动“体重管理年”活动,上海积极响应,联合16部门印发《上海市“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围绕科学指导、科普宣传和社会支持,针对不同人群提出针对性体重管理措施,以推动慢性病防控。
在健康科普和社会支持方面,上海已建成百余家智慧健康驿站和慢性病健康管理支持中心,为市民提供免费的身高、体重、体脂等标准化测量。同时,建成一批市民健身中心、健身步道和健康主题公园,为市民健身休闲提供好去处。连续17年发放的“健康大礼包”,包含营养知识读本和健康工具,引导市民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医疗服务方面,上海鼓励医院开设体重管理门诊。截至3月底,大部分市级和区级医院、近半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开设各类体重管理相关门诊,为市民提供多样化诊疗服务。
今年,上海将围绕“六个一”全面推进体重管理工作:
1. 开展一系列科普宣传活动:结合全年各类健康主题宣传活动,从不同角度开展体重管理科普,营造全民参与氛围。
2. 发放一本健康知识读本:全新的《健康体重100问》手册由权威专家牵头编写,融合多维度科学指导,并以电子书、有声书等形式惠及更多市民。
3. 绘制一组健康路线图:精心设计16个区的16条市民健康路线,融入运动指导与健康科普环节,市民可在city walk中进行体重管理。
4. 修订一个健康管理规范:在《上海市社区健康管理工作规范——慢性病综合防治》中增加体重管理内容,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慢性病患者提供生活方式干预和指导。
5. 发布一份体重管理门诊清单:清单涵盖全市二三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体重管理门诊信息,方便市民预约就诊。
6. 试点一项健康政策:在杨浦区、青浦区试点“健康积分制”,市民通过参与体重管理活动积累积分,可兑换体检服务、健身场馆券等福利。
上海通过一系列举措,致力于提升市民体重管理意识,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助力市民实现健康体重,推动慢性病防控工作迈向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