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幸拜读了止庵兄的小说《令颜》。小说叙事始而平淡,继而渐入佳境,最终呈现出一种深邃的意味。
小说的结构,最见作者的用心,可谓深思熟虑,精巧别致。小说的结构有许多种,有单线、复线、多线,或八卦图式、或立交桥式等诸多样式。《令颜》的结构则有所不同,我以为不妨命名为“俄罗斯套娃”式。而叙事又不同于剥笋式,层层剥离,最终显露结果,而是层层套装,依次展现。最外一层是《令颜》剧组排练;接下来为程洁以勤务的身份观看排练;剧中所表现的“我”与“你”及其三姐妹的恋情;程洁由剧中“你”的形象忆及自己与剧作者(老师)的恋情;剧中女主角杨新米与导演陈牧耕的恋情;陈牧耕对剧作的处理以及对剧作者(父亲)的理解和疑惑,兼及处理与女主角的关系;程洁女儿与女友的恋情,以及所编辑的小说情节等。这些层层套装在一起的故事,在叙事中不是分别展现的,而是交叉混搭的。故事内容却显示出一定的同构、同质特点,就像《令颜》剧中写到的四个女性,都是相同的面孔,都在20岁时遇到画家、剧作家,并与之产生相互爱慕的关系。
故事内容简单而又复杂。所谓简单,即均为两性关系,男女恋情;而复杂则表现为如何认识、理解这种关系,特别是如何理解女性在与男性交往中所表现的单纯、热烈、执著,及其遭遇。作者着墨最多的自然是程洁,她是《令颜》剧中“你”的原型,小说叙事沿着她的思绪展开,她与剧作,以及与剧作家的关系也逐渐显露出来,她的遭遇,以及她默默承受的生活给与她的痛苦与伤心,在她登上飞机,离开北京的一瞬,似乎都留在了身后。而杨新米应该就是她的影子,她在《令颜》中饰演“你”和另外三个被“我”追求过的女性,而在现实中她则热恋着导演陈牧耕。她的结局很悲惨,在被迫离开《令颜》剧组后,她竟死在一次交通事故中。
或言,这里所写都是没有结果的爱。然而,爱一定要有结果吗?而且,人们对爱的结果的理解,从来就不一样。或许有人会觉得,身心沉浸是一种结果,在水一方何尝不是一种结果?美人娟娟隔秋水,焉得置之贡玉堂,也是一种结果。但这里是否考虑过女性的感受?女性的付出是不是应该有所回报?这种回报也许只是留在情感记忆中的一缕思绪,一个游移不定的精魂,是不是就可以安慰某些女性?比如程洁。但杨新米似乎还不能接受。她选择以死抗议,这或许就是两代人的区别。很显然,作者写到这里,已经触及到“爱情”这个魔咒,它作用于男性和女性,而得到的结果可能并不相同。这是作者留给我们的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虽然他没有给出答案,甚至没有明确的态度,就像剧作家留下了《令颜》这部作品,但他把他的思考也留在《令颜》这部小说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