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夜之梦》是大文豪威廉·莎士比亚的一部富有浪漫色彩的著名喜剧,首演于1594年,讲述了一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极具魔幻色彩和象征意义。后人对其改编不计其数,有电影、游戏、绘画等。上周末的夜晚,上海交响乐团在音乐总监余隆的执棒下,为申城爱乐者编织了一场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
门德尔松是莫扎特之后最完美的曲式大师,古典主义的传统与浪漫主义的志趣在他作品中完美结合,赋予作品一种诗意的典雅。十九世纪欧洲浪漫乐派的特征之一,就是更加注重音乐与文学及其它艺术门类的结合。音乐与戏剧的结合,除了最常见的歌剧形式,还有为戏剧配乐,门德尔松的戏剧配乐《仲夏夜之梦》成功塑造了这方面的典范。在世界很多地方,人们把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誉为结婚时仪式般的必备音乐,当那庄重华贵的音乐响起时,无数的人生戏剧便开场了。只是太多的人并不知道,在他们人生中那个最重要的日子里演奏的这首曲子,正是来自于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
1826年,当时年仅17岁的门德尔松偶然读到了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的德译本。莎翁的剧本妙趣横生、妙语连珠,人间与仙境的爱情、烦恼交织在一起,欢乐而浪漫,让正处于青春年华的门德尔松浮想联翩、沉醉于其中,兴致盎然的他渴望用音符来抒发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他对莎翁肃然起敬的情愫。旋即,门德尔松便花一个月的时间,写完了《仲夏夜之梦》的序曲。然而,写过这首序曲之后,门德尔松并没有把《仲夏夜之梦》一直写下去,而是选择前往柏林念书。十七年的光阴转瞬即逝,曾经的翩翩少年已到而立之年,那一年轻喜剧《仲夏夜之梦》在勃兰登堡州的首府波茨坦上演,应莎翁的要求,演出时需要大量的现场配乐,为此当时的普鲁士国王盛邀门德尔松为整个演出配乐,门德尔松欣然应邀。而在34岁写完《仲夏夜之梦》戏剧配乐的四年后,才华横溢的他便英年早逝。
值得重点关注的是,当晚上演的《仲夏夜之梦》由乐评人焦元溥担当剧本编译。他自15岁起发表乐评、论述与散文,作品涵盖乐曲研究、诠释讨论、技巧解析、音乐家访问、国际大赛报道与文学创作,对于音乐与文学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在现场担任读剧人的是中国台湾著名艺人张艾嘉,她不但是优秀的歌星、演员,还是导演、编剧、制片。《仲夏夜之梦》戏剧配乐共有14段,其序曲就选用了当年的那首音乐会序曲,上海交响乐团亦曾在2021年的上海夏季音乐节(MISA)中上演过该序曲,巧合的是,那一年MISA的主题为“万物生长”,旨在用音乐探讨“复苏”“成长”“繁衍”。
《仲夏夜之梦》的序曲与剧本中想象的仙境场面巧妙贴合,优美典雅的旋律展现了月光如洗的夏夜,树林里、梦境中五彩缤纷的神奇世界。整部作品中最著名的段落除了序曲,还有“夜曲”和“婚礼进行曲”,梦幻、神秘、热情、欢快构成了整部作品的基调。在第三幕“夜曲”的音乐延展中,伴随着圆号的主题缓缓奏响,这份柔和而优美,宛如神奇甜蜜的梦境之感会令人不禁仿佛误入了“爱丽丝梦游仙境”。《仲夏夜之梦》中最著名的“婚礼进行曲”是第四幕与第五幕之间的间奏曲,庄严而华丽,热烈又不失优美,作曲家用音乐呈现出了盛大婚礼中所囊括的一切。
门德尔松以音乐“表”戏剧之“情”、“达”文学之“意”,张艾嘉朗诵的原剧选段,与他的音乐交相辉映。对于张艾嘉而言,本次演出也是一次全新的自我挑战,音乐会将莎翁剧本改为单人叙述模式呈现,由她一人分饰14个角色,这14个角色都“有血有肉”,张艾嘉用其精湛的戏剧张力为角色注入了生命力与活力,也给音乐的呈现描绘出更多想象空间。上交乐队细腻的音色、余隆指挥的独到把握则将这个爱情故事演绎得惟妙惟肖。音乐和戏剧均源自生活,又归于生活,而将两者结合自然更是如虎添翼。这部作品某种程度上是极为考验现场乐手功底的,因为在这场演出中,乐手们不单单只是交响乐团中的演奏者,同时也是整部作品中的一部分,是“演职人员”。《仲夏夜之梦》通过主题的演变、和声、织体、配器的变化不断交织起旋律发展、叙事性的和声及个性化的配器运用进而展现该作品的戏剧性音色布局,实现了戏剧与音乐的交融。
春天已至,就让我们伴随着《仲夏夜之梦》的音乐翩翩起舞,繁星点亮了夜空,也点亮了我们的梦,如梦如幻……(茅亦铭)